发布时间:2022-06-20 信息来源:
1)直播探秘我国首颗氢弹研制基地
https://weibo.com/2803301701/Ly8v0xGnG
新浪微博@人民日报:55年前的今天,罗布泊沙漠深处,蘑菇云腾空而起,一声巨响震惊世界。我国庄严宣告: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!今天,人民日报带你去往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基地221基地,一起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截至目前,新浪微博话题#直播探秘我国首颗氢弹研制基地#阅读量达617.3万次,讨论279次。(2022-6-17,相关直播获217万人次观看)
2)55年前的今天,世界为之瞩目!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MDRDU5BEmZ9XAOXr8Gqsg
人民日报微信公号:55年前的今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,1967年6月17日,罗布泊沙漠深处,蘑菇云腾空而起,一声巨响震惊世界。我国庄严宣告: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!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,美国用了7年3个月,苏联用了6年3个月,英国用了4年7个月,法国用了8年6个月,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,抢在法国前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。在辉煌瞬间的背后,是一群隐姓埋名,默默无闻数十年的科学家。(2022-6-17,云南网等报道或转载67篇)
3)氢弹研发亲历者回忆:氢弹之父如何抓住牛鼻子
https://weibo.com/1647688972/Ly6gj8ac6
新浪微博@环球人物杂志:1967年6月17日晚,在北京西郊花园路3号院上班的人们发现,单位大门口的地上突然多了一张纸,红彤彤的,凑近一看,是《人民日报》发出的庆祝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喜报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当年参与了氢弹研究工作的杜祥琬笑着告诉《环球人物》记者:“不知道谁了解到我们院是做这个事的,就把‘喜报’贴到大门口的地上。”杜祥琬院士的讲述,带我们走近了原子弹、氢弹、导弹研究领域的先驱们,走近了那个星光熠熠的年代。截至目前,新浪微博话题#氢弹研发亲历者回忆#阅读量达144.9万次,讨论220次。(2022-6-17,新浪网等报道或转载218篇)
4)于敏隐姓埋名28年研制氢弹:爱国压过兴趣,过去学的都可以抛
https://m.weibo.cn/status/4781285593844636
新浪微博@中国日报:他用2年8个月,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;隐姓埋名28年,为国铸核盾卫和平;获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、国家最高科技奖,却不赞成被称为“氢弹之父”……转发,致敬像于敏一样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,无私奉献的民族脊梁!截至目前,新浪微博话题#于敏隐姓埋名28年研制氢弹#阅读量达164.7万次,讨论130次。(2022-6-17)
5)那年,今日丨福建舰下水和首颗氢弹爆炸成功都是6月17日
https://m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8618140
澎湃新闻网:1967年6月17日,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,55年后的今天,2022年6月17日,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举行,命名为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”。(2022-6-17,环球人物网等报道或转载86篇)
相关报道:
央视频:杜祥琬院士开腔丨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,于敏“抓住了牛鼻子”
https://w.yangshipin.cn/video?type=0&vid=p000001cwy6
央视频:1967年6月17日,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,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!
https://m.yangshipin.cn/video?type=0&vid=d000097mx4k
央视频:珍贵画面!回顾我国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历史瞬间!
https://m.yangshipin.cn/video?type=0&vid=l000082gllt
央视频:80秒回顾新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
https://m.yangshipin.cn/video?type=0&vid=q0000994pg5
央视频:大咖的腔调 | 中国氢弹试验成功55周年,缅怀隐姓埋名28年的“氢弹之父”
https://m.yangshipin.cn/video?type=0&vid=i000092orjn
央视频: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
https://m.yangshipin.cn/video?type=0&vid=n0000199j35
央广网:红色血脉—党史军史上的今天: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
http://military.cnr.cn/dsjs/20220617/t20220617_525869388.shtml
参考消息网:锐参考 | 55年,太巧了!
http://www.cankaoxiaoxi.com/china/20220617/2482917.shtml
环球网:这3个6月17日高燃同框,见证奋斗历史
https://china.huanqiu.com/article/48STtPTNjIR
环球人物网:简历只有13个字,他却成了今天的“顶流”
https://www.globalpeople.com.cn/index.php?m=content&c=index&a=show&catid=44&id=45869
环球人物网:蘑菇云+航母,今日份的热搜有他“十万分之一”
https://www.globalpeople.com.cn/index.php?m=content&c=index&a=show&catid=44&id=45903
环球网:今天是个“神”“氢”气爽的好日子!
https://china.huanqiu.com/article/48SKCZJYZZz
北京时间网:【遇见文物】钱学森的求援信
https://item.btime.com/f1cnmakgo3m88j9bjeb8rao3hhn
央视新闻客户端:难忘!我国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历史瞬间
央视新闻客户端:口述历史丨“两弹一星”元勋于敏回忆为祖国造氢弹细节
央视新闻客户端:百年瞬间丨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
央视新闻客户端:这是他们白手起家造氢弹的珍贵影像记录
央视军事微信公号:55年前的今天,一声巨响,世界瞩目!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_c8cpONAc1EpfACyLDxag
新华社客户端: 红色血脉——党史军史上的今天|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
https://xhpfmapi.zhongguowangshi.com/vh512/share/10885611
人民日报客户端:跨越时空的同一天!致敬拼搏
https://wap.peopleapp.com/article/6754063/6625024
天目新闻客户端:55年前的今天“东方巨响”震惊世界 致敬“两弹一星”元勋于敏
https://tm.zjol.com.cn/news.html?id=615118
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号:55年前的今天,罗布泊上空升起两个“太阳”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hOEMNwM0ZeGrhdW23YIqQ
共青团中央微信公号:惊魂的第三圈,节外生枝的降落伞……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背后,还有这些“秘闻”!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7mZq0P6K1four3DkePpTA
科技日报微信公号:喜报贴到单位门口,他们为何沉默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qgWc28meuqMM42dJUCFwA
新浪微博@人民日报:【#55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#】
https://weibo.com/2803301701/Ly5zYzs50?refer_flag=1001030103_
新浪微博@共青团中央:【珍贵画面!#55年前中国第一颗氢弹震惊世界#】
https://weibo.com/3937348351/Ly6fxzJJU
新浪微博@中国新闻网:【#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#】
https://weibo.com/1784473157/Ly5hp3Jk1?refer_flag=1001030103_
6)自主创新是国防科研必由之路——写在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五十五周年之际
https://epaper.gmw.cn/gmrb/html/2022-06/23/nw.D110000gmrb_20220623_2-16.htm
《光明日报》:面对种种不利,国防科研群体无惧挑战,群情激昂、团结一心,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——仅用两年八个月就突破了氢弹核心技术,是所有核大国中用时最短的。这一震惊世界的奇迹背后是一系列颠覆性集成创新——颠覆性原理、颠覆性构型、颠覆性材料、颠覆性工程技术。事实上,在中国核武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,取得的每一项成果,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实现创造性的破局,原子弹如此,氢弹也是如此。我们的成功,要归功于中央领导的正确指挥、全国上下的大力协同、全体科研人员的团结奋战,这一切绝非单纯地靠人力、物力就能堆出来。(2022-6-23,光明网等报道或转载10篇)
7)“五班”记忆:难忘氢弹原理“百日会战”
https://news.sciencenet.cn/sbhtmlnews/2022/6/369989.shtm
《中国科学报》:2022年6月17日,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纪念日。“百日会战”是氢弹发展史上一段光辉历程。1965年国庆节前夕,九所(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)理论部(今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)十三室50多人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,利用那里的计算机进行加强型原子弹优化设计工作。其间,他们在于敏带领下,群策群力、攻克难关,终于找到了突破氢弹技术的途径,形成了从原理、材料到构型的完整物理方案,前后奋战100多天。(2022-6-23,新浪看点网等报道或转载1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