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会核声丨全国人大代表朱纪: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,助力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
发布时间:2022-03-10 信息来源:
“当下,步入新时代的核工业发展重新挑起重大使命责任,核工业人重整旗鼓,踏上了再创业的新征程,我们要抢抓机遇、迎接挑战,铸就核工业发展新的辉煌。”全国人大代表,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朱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围绕产业发展与精神传承,今年全国两会,朱纪提出了关于将“三线精神”与“四个一切”的核工业精神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建议等多项提案。
坚持红色传承 掌握精神密码
经过百年不懈奋斗,中国共产党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相继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、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,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,鼓起迈进新征程、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。”
“事业从哪里开始,精神就从哪里产生。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施的国家发展战略。而我国核工业发展因党而生、跟党创业、向党而兴。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,都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脉相承。”被问及为何会提交两个跟精神相关的提案,朱纪这样解释道。
“三线精神”是指在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长期孕育的一种行为规范、价值标准和共同信念,并在此基础上凝聚出的“艰苦创业、勇于创新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。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, 在国际形势动荡、内忧外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,开展的一场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活动,为确保国家安全、改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,以及维护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“四个一切”的核工业精神,则是在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,中国核工业经过两次艰苦创业,成功研制了原子弹、氢弹、核潜艇,改写了中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,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,发展了核电、核燃料、核技术应用三大产业,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过程中形成的“事业高于一切,责任重于一切,严细融入一切,进取成就一切”的精神。
“两种精神不是孤立的,而是相互支撑、相辅相成的,具有一定的共性”朱纪说。
朱纪认为,“三线建设”精神与“四个一切”的核工业精神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,是在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。20世纪60年代,中央决定将核工业转入西南“三线”地区。“三线建设”时期的核工业建设加快和促进了我国核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升级。“三线”时期的核工业为完善我国西部工业布局、提升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深入挖掘“三线精神”和“四个一切”的核工业精神,并在新时代弘扬传承这种精神,能激活广大人民群众集体记忆、增强国家身份认同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因此,朱纪建议将“三线精神”和“四个一切”的核工业精神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,发扬优良传统,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。
突破技术壁垒 解决“卡脖子”瓶颈
“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战略支撑,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,我们要主动担负起‘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,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’的历史使命。”谈及科技创新,朱纪对科技自立自强尤为重视。
朱纪表示,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。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”,为进一步增强科研实力,其所在领域后续将从体制、平台、人才、技术等多方面入手,多管齐下,齐头并进。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,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,不断加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投入力度,加快科技创新平台保障条件建设,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。特别是科研投入一项,将有的放矢,将经费用以重点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:一是实现现有生产保障能力的提档升级;二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;三是打破国外部分技术垄断。
“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、加大科技投入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、积极推进产业化,通过实行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,争取突破国外技术壁垒,解决国家“卡脖子”的需求瓶颈。”朱纪说。
“我大学毕业以后直接分配到完美体育平台兰铀工作,从基层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干起,一步一个脚印,逐步成长为企业管理者。我亲身经历了核工业发展低谷时期,经历了极其艰难的生存考验,但我们核工业人忠贞不渝地守护着这份神圣光荣的事业。”回顾从业经历,朱纪十分感慨。而面对新时代的核工业迎来了继“两弹一艇”以来又一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,朱纪更显得踌躇满志,他立志要充分发挥多年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、技术优势,顺势而为,聚焦科技创新,做一名优秀的“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”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的践行者、传播者、倡导者,为新时代核工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。(马瀚)